洞察行业趋势,把握发展契机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2024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犹如一扇窗口,清晰展现了过去一年我国文旅行业的全景风貌。对于深耕文旅领域的厦门众禾知行而言,深入剖析这份公报,不仅能精准洞察行业发展趋势,更能为自身业务拓展和战略布局找准方向。
一、市场复苏强劲,消费活力释放
公报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居民出游56.2亿人次,同比增长14.8%,出游总花费达5.8万亿元,同比增长17.1%。这一显著增长表明国内文旅市场已从疫情冲击中强劲复苏,居民旅游消费意愿高涨。以厦门为例,2024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超1.28亿人次,游客旅游总花费超191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6.55%和21.88% 。厦门众禾知行察觉到,旺盛的市场需求背后,是消费者对高品质、多样化文旅体验的追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不再只是观光游览,而是对不同生活方式的深度体验与探索。公司应顺应这一趋势,挖掘厦门及周边地区特色文化资源,开发如闽南文化深度体验游、滨海休闲度假游等个性化产品,满足游客日益多元的需求。
二、文化场馆人气攀升,文化体验需求增长
在文化场馆方面,2024年末全国公共美术馆举办展览1.1万场,同比增长9.3%,参观人次达7209.1万,同比增长15.9%;公共图书馆总流通人次13.4亿,同比增长15.8% 。这反映出民众对文化艺术的浓厚兴趣和对知识获取的强烈渴望。厦门众禾知行认为,文化场馆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可围绕美术馆展览、图书馆讲座等文化活动,设计文旅融合线路。例如,结合美术馆的艺术展览,推出“艺术鉴赏+城市漫步”的特色旅游产品,引导游客在欣赏艺术作品后,漫步城市街区,感受艺术与生活的交融,既丰富游客的文化体验,又能带动城市旅游消费。
展开剩余52%三、文物与非遗受关注,传承发展机遇凸显
2024年全国文物机构接待观众15.5亿人次,同比增长10.3%,其中未成年人3.5亿人次,占比22.6%;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也稳步推进,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达1557项 。文物与非遗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如今受到越来越多民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关注。厦门众禾知行意识到这是传承与发展地方文化的绝佳契机。公司可策划以闽南古建筑、南音、漆线雕等文物和非遗项目为主题的研学旅行产品,让游客特别是青少年在亲身体验中了解和传承地方文化,同时也为文旅市场注入新活力。
四、文旅产业规模扩大,行业竞争加剧
全国A级旅游景区数量达16541个,直接从业人员165.3万人,全年接待游客67.6亿人次,总收入4814.2亿元;旅行社数量增长至64616家 。文旅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意味着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厦门众禾知行需要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必须突出自身特色与优势。一方面,利用自身对本地文旅资源的深入了解,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旅游产品;另一方面,借助数字化营销手段,精准定位目标客户群体,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五、出境旅游恢复,国际市场拓展机遇来临
内地居民出境旅游12279.2万人次,同比增长41%,入境游客13190.2万人次,同比增长60.8% 。出入境旅游市场的快速恢复,为文旅企业拓展国际业务带来机遇。厦门众禾知行可凭借厦门作为国际化海滨城市的地理优势和开放氛围,加强与国际旅游机构的合作,吸引更多境外游客来厦旅游。同时,也可探索开发针对国内游客的境外特色旅游产品,满足游客出境旅游需求。
《文化和旅游部2024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为厦门众禾知行提供了丰富的行业信息和发展启示。通过对市场趋势的精准把握和对自身业务的优化调整,厦门众禾知行有望在文旅行业的广阔天地中,开辟出属于自己的发展新路径,为推动文旅产业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发布于:福建省和兴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